关于 Apple TV 涵盖『主机游戏』的浅见

苹果现在没有精力也没有领导力正面加入『主机游戏』的市场,但很可能扩展Apple TV的覆盖面,使其向上延伸到『主机游戏』区域。所以其根基是现有的iOS游戏生态,而不是指望其组建或者收购3A游戏工作室。
核心玩家可能这里就要失笑了,毕竟手机游戏的体量和3A大作无法相提并论。但其实我们可以换个角度看问题:
iPhone 上的PUBG 比 Xbox One S 上的流畅。
我在其他答案的评论里提到这个问题,被科普手机版和主机版是两个游戏……这我当然知道,但这又如何呢,抛开操作上的区别(我是真受不了触屏进行复杂操作)两者在核心体验上没有本质区别,腾讯对很多细节都进行了尽可能的还原,数毛社(Digital Foundry)也是直接把手机版本与主机版本进行对比测试
更何况更多非核心玩家。
Apple TV 这东西对于游戏而言并没价格优势,想要玩游戏 的玩家不可能放弃 switch 或者 PS4来购买一台价格相似的 Apple TV。但与更没有价格优势的手机一样,Apple TV 是否可以将『电子游戏』推到『非玩家』面前,是一个可以观察与期待的事情。
可以确定的是 Apple TV 的『主机游戏』只是其『顺便』的功能。但我对此并不持完全不看好的事情,毕竟其实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电子游戏』本身最多也是个『顺便』的事情。

而苹果生态相对于玩家,对于开发者而言有更突出的优势:借助苹果官方的工具,小型开发商和独立开发者可以很迅速地将自己的想法实现成游戏做到 iOS 上,而 iOS 到 Apple TV 移植又几乎零成本。这不是需要借助大量独立的套件、需要购买昂贵的开发机(switch 的开发机倒是不贵,但目前也并没有开放购买,更不提各家都有申请工作)和限定的 API 才能够进行游戏开发的主机游戏所能够相比的。你只需要购买一台市面上开放供应的设备,将其登记为开发机,再打开 mac 上的游戏开发工具就可以进行游戏制作了。甚至哪怕是使用第三方引擎比如 Unity,编译到 tvOS 也比编译到主机平台简单非常多。
这也就可能让一些开发者——哪怕其最终想要制作主机平台的游戏——也可以选择先在『有手柄的 iOS』的 Apple TV 上开发原型或者初期版本,然后再进行移植。

回到玩家这一块,对于玩家而言,苹果平台相比于现在的主机平台还有一个优点:仅次于 steam 的官方游戏社区系统,且还在进行不断优化。相比于完全看不到任何有用信息的 PSN 商店,在 App Store 里你可以看到玩家评价与评分(虽然这在国内面对刷分的问题),厂商的其他游戏,类似游戏推荐,三个游戏视频演示和十张游戏截图,游戏包含的所有付费内容一览等。这当然比专注于游戏社区的 steam 还是差很多,但相对于三家主机社区来说,已经是非常友善的了。而且得益于苹果的设计水平,其阅读体验是最好的。

这些当然弥补不了『独立手机游戏』与『3A 主机大作』的差距,但的确可以成为一些玩家可以尝试一下『在 Apple TV 上玩游戏』这件事的理由。正如在3A 大作没有和今天一样同步在 steam 上推出的时代,steam 也是靠很多有创意的独立游戏吸引了一大批玩家一般。
至于更多的影响和趋势,仅仅从一个商标是看不出来的,这个还是需要等到6月的 WWDC(苹果开发者大会),看看苹果是准备如何『扩大 Apple TV 的商标使用范围』的。
我个人对这个方面倒是也有一些期望:比起希望其和传闻的『macOS 可运行 iOS 程序』一样,打通不同平台之间软件的互通性,让开发者能够更简单地扩展其软件的使用场景(手机、电脑、电视互通的PUBG、MOBA?);开发一个官方的手柄来提供一个统一的游戏操作方案;对于 AR、VR 的一些基于苹果思考的游戏扩展与支持;机器学习CoreML 与游戏 AI 的结合在游戏上的使用;性能上的一定提升等等……

但总的来说,我认为一个科技巨头原因分神认真对待『电子游戏』这件事情,对于『电子游戏』本身肯定是有影响的,而且肯定是正面的影响。正如当亚马逊愿意发力于自己的影视平台时,我相信其意义也并不只是『网络自制剧怎么可能与如同《教父》一样的电影大作相比』一句吐槽而已。
『电子游戏』的影响力想要扩展,不仅需要热爱游戏的核心玩家和巨大投入的核心游戏市场,也必然有『随便』玩游戏的玩家和『随便』做游戏功能的产品的一席之地。

《刹那》的元地址为:
fice.pro

若阁下有希望与敝人详细交流的内容,推荐使用电子邮箱联络,地址为:
fice@fice.pro

『Finder』最糟糕的翻译

『Finder』最糟糕的中文翻译是『Finder』,『Finder』次糟糕的中文翻译是『文件管理器』。前者不是『中文』,后者不是『Finder』。
然而吐槽最近苹果式中文名翻译的人,想必对『Finder』最接受的就是这两个名字。

考虑到看这篇博客的人并不知道我在说什么事情,可以稍微介绍下背景:苹果公司在最近的 macOS 和 iOS 里,将一些曾经使用英文名的产品或功能,改成了中文名。比如类似于 Windows 里『文件管理器』的『Finder』改为了『访达』,不同苹果设备之间无线传输文件的『AirDrop』改为了『隔空投物』,第一方的『magic 鼠标』改成了 『妙控鼠标』,和英特尔共同研发的『Thunderbolt接口』改为了『雷雳接口』……
这些中文名公布之后引起了国内很多网友吐槽。抛开翻译的质量不谈(其实除开『妙控鼠标』外其他中文名我觉得还算是尚可的翻译),一个违反自己多年习惯的新事物出现的确会引起大部分人的天然排斥。但在这个排斥中,偏偏需要杜撰一些看似合理的理由,有时就显得过于愚蠢了。
很大一部分苹果用户觉得『Finder』这样的词汇,谁都看得懂,根本不需要翻译。但其实在一个正常国家,绝大多数人是不会任何外语、未来也不会学习其他外语、甚至对其本身也没有学习外语的必要的。一个国家的人使用一个产品,他们当然有权利抱怨其非本国语言,自己无法理解。他们也可以拒绝学习……如果对于他们来说这并非必要的话。当你在互联网、微博、知乎上抨击翻译本身时,其实可以思考一些对于一个高中学历人口刚刚五分之一的国家而言,自己的阶级究竟可以代表多少群体。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还有很多可以讨论的,但并非我想要探讨的,也并非我擅长的。不鸟万如一先生在他的播客节目《一天世界》里有过一些深入的探讨,若有兴趣可以听阅一下。其实本人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也是源自于他的探讨。

我更想聊的是为什么『访达』是一个远好于『文件管理器』的中文翻译。
理由其实很简单:『Finder』这个词没有『文件管理器』的含义,只是 macOS 上一个叫『Finder』的软件是一个『文件管理软件』而已。这就像我们不应该把『QQ』称之为『腾讯聊天软件』一样。
现代中文的诞生和发展其实一直在处于不太适合语言发展的环境之中的,这导致我们现代人使用中文时(和其他国家人使用他们的语言对比)是有很大局限性的。苹果可以算是这个局限性的受害者。
苹果在对自己产品的命名时是会使用更加自由、轻松的风格,而不是像微软那么严肃。比如自家的文件管理器不叫『文件管理器』而叫『Finder』,自家的视频聊天软件不叫『视频聊天』而叫『FaceTime』,自家的备份系统不叫『系统备份』而叫『TimeMachine』。 这并不是苹果的特例独行,而是英语世界里比较平常的做法。比如英文世界的『微型博客』不是叫『微博』而是叫『twitter』。
苹果的这些翻译其实本质上是他们自己在探索中文的使用,如何使用中文像英文一样轻松自由更有变化性地命名。起码『访达』这种音译意译都有,而且能理解软件本身的功能,这种名字,在我看来是很特别且很优秀的中文用法。

起码,比类似于片假名一样的音译好得多。

《刹那》的元地址为:
fice.pro

若阁下有希望与敝人详细交流的内容,推荐使用电子邮箱联络,地址为:
fice@fice.pro

刹那Copyright © fice.pro

备案号:鄂ICP备2020018602号-1

鄂公网安备 420325020001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