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里程表悄然跳过一万公里——这数字定格在我最近一次从上海出发的自驾往返途中。

这也意味着,我的“绯阙”(为这辆极氪001起的名字)正式迈入了万公里俱乐部。 拿到驾照的那个上午似乎还在眼前:当天下午就去试驾了几款意向车,晚上直接下订001,当周周末便把它开回了家。
说来有趣,如果不是雷军和小米SU7的发布,点燃了我对国产智能电动车的兴趣,此刻的我,大概还依赖着网约车和地铁通勤吧。 如果只算经济账,日常打车再配合公共交通的花费,其实依然低于养车成本。 但SU7让我意识到,国产汽车工业早已今非昔比。
以此为起点,我开始深入了解:比亚迪在三电技术(电池、电机、电控)上的深厚积淀;吉利通过收购整合国际品牌带来的技术跃升;华为、小鹏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持续探索;理想对家庭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这才真正体会到,中国汽车工业真是“轻舟已过万重山”。国产车早已不只是“够用”,而是值得期待、值得亲身体验的科技产品。于是“周末旅游多看看世界”的念头,被正式提上了日程。
近一年的相伴,“绯阙”带着我跑了不少地方。但坦白说,自驾并非想象中的全然轻松。陌生的路况、目的地的停车难题,以及难以理解怎么拿到驾照的交通参与者,都曾让出行平添几分压力。然而,那份“随时想走就走,不依赖他人或时刻表”的自由感,始终无可替代。无论何时何地,方向盘在手,目的地随心,这种掌控感才是最珍贵的收获。

过去这一年,我陆续把几乎所有热门新能源车型都试了个遍;可要是今天让我重新下单,我依然会把票投给极氪 001——或者它也许未来推出的改款。
在最基础的驾驶层面,它的表现堪称优秀,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起步轻快,城市道路上能迅速与旁车拉开安全距离;方向盘指向精准,车身跟随性好,低速穿插高速巡航时变道、回正,都干脆利落,十足信心;高速 100公里/小时以上再深踩加速踏板,动力储备依旧充沛,完成超车动作毫不拖沓;即便车速上来,悬架对起伏和跳跃的处理也足够从容。

更何况,它还有着极具辨识度的原创设计、宽敞实用的车内空间、颇具质感和设计感的内饰用料。至于车机系统,虽然功能丰富度可能不是最顶尖的,但日常使用完全足够流畅和便利。

当然,它并非完美。偶尔想要更纯粹的运动体验时,会感觉底盘反馈不如007 GT版或小米SU7空悬版那样极致清晰; 城区智驾的完成度与同级标杆还有距离,品牌管理层的节奏也常让人摸不着头脑 。不过话说回来,智驾不够“激进”对新手来说,或许反而是件好事?它让我更专注于驾驶本身。 就像它的自动泊车功能,足够好用导致我现在对自己停车入库依然没有信心,但这种便利性确实在日常使用中省心不少。

这一万公里,或许还没带我踏上多少全新的、未曾计划的冒险,但它极大地巩固了我的信心。开始连多换一条车道都会紧张,现在不再手忙脚乱;车子也从“新宝贝”变成“老伙伴”,小剐小蹭不再让我心惊胆战。
我想,新的旅程正是刚刚开始的时候。作为创作者,用自己的双眼去丈量不断延伸的道路,用自己的身心去感受更多元的风景,我想才是让自己确保双脚着地的唯一可靠方式。
无论时代风向如何摇摆,启程这件事从来都不需要等到“最好时机”。
因为路一直都在,而我们要做的,只是不停地把脚抬起,再落下。